近两年,竹纤维制品在欧盟引起了重视:
2019年6月27日,欧盟发布了一篇食品接触材料专家的讨论报告。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欧盟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添加了竹子和/或其他“天然”物质的塑料制品。并且它们通常由密胺塑料作为主要结构成分组成,所以在外观和功能上都与密胺餐具相似。
2019年11月25日,德国联邦消费者保护和食品安全局(BfR)发布了一篇关于竹纤维餐具的风险评估研究,研究表明,竹纤维餐具极易溶出甲醛和三聚氰胺。在228款竹纤维餐具的甲醛溶出实验中,产品的不合格率达31%;180款竹纤维餐具的三聚氰胺溶出实验中,不合格率达35%。注:实验条件为70℃,2h。并且,在多数情况下,竹纤维餐具释放的甲醛、三聚氰胺,比传统的纯密胺餐具释放的还要多。
除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外,欧盟其他国家也已出台相关政策。芬兰食品管理局、爱尔兰食品安全管理局均已发布相关文章要求禁售竹纤维制品。
RASFF通报中已出现多例因未经授权使用竹纤维作为食品接触材料而禁止该类产品入境的通报案例。中国作为食品接触材料的出口大国,已成为RASFF通报重灾区。2020年,欧盟RASFF共通报124例出口欧盟的不合格的食品接触材料,中国相关的有85例。其中,关于竹纤维制品的案例就有17例,占比达到20%。对于如此多的通报案例,在2020年欧盟发布的关于竹纤维制品讨论稿中,指出竹纤维制品存在的三个问题:
1)不是EU 10/2011中的授权添加剂;
2)产品易溶出甲醛和三聚氰胺;
3)标签宣称“纯天然”会误导消费者。
信息来源:江苏省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编译或摘编文章原文均来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